gcl

科技至上,创新立企

自1991年始,作为协鑫集团前身的协成电器设备成套公司即专门成立设计处,高度重视创新与研发工作,奠定协鑫集团科技创新的基因。发展至今,协鑫集团始终把创新摆在关乎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包括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通过创新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以市场为导向,用逆向思维求变革。

科技创新是驱动协鑫持续发展的根本。协鑫在美国、日本、以色列、中国上海、苏州、徐州等地设立起世界级研发中心和孵化机构,建立了一支由2500位海内外专家组成的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和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在关键核心装备、先进生产工艺、前沿技术储备上的立体突破,推动协鑫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变。

0

海内外专家组成工作站

0%营业额

投入科技研发

0

专利发明、知识产权

0

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近年来,协鑫每年坚持将营业额的3%投入科技研发,取得各类专利发明、知识产权近2000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0多项;截止目前,协鑫集团已具备了覆盖多晶硅铸锭及单晶硅、硅片切片、电池组件、系统集成、能源互联网等各领域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半导体级材料、CVD还原炉、硅烷气、能量墙等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世界领先;硅烷流化床FBR工艺进一步降低了多晶硅生产的成本。凭借对光伏产业的卓越贡献,协鑫集团当选为全球太阳能理事会联合主席单位和亚洲光伏协会主席单位,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尊重和高度信赖。

为进一步形成系统化的企业创新研究与应用体系,统筹集团整体科技创新工作,协鑫集团专门成立了中央研究院与设计总院。打造协鑫集团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使之成为集团的技术创新管理孵化中心、产业规划中心、技术资源整合中心、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人才的聚合中心。

与此同时,协鑫集团还单独设立科研基金,通过与事业合伙人、创新合伙人、技术合伙人等合伙人制度的有机结合,构筑更为广泛的科技创新机制与科技创新平台,让科技创新在企业蔚然成风。

技术创新

管理孵化中心

技术研究

中心

产业规划

中心

技术资源

整合中心

科技创新人才

聚合中心

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是协鑫集团技术创新的主体和研发共享平台,秉持着“把绿色能源带进生活”的研发理念,承担着协鑫集团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对内构建了“产融研”高效协同的研发创新模式,对外聚焦国内外优秀科技资源,密切合作,形成了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与国内外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用户和供应商等建立了不同类型的战略合作关系。

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设计总院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基于知识经营模式而专设的企业创新机构,顺应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以技术创新、产品研发、EPC总承包为核心,重点开展智慧能源、新能源、系统装备、绿色小镇等新业态新领域的标准制定、产品研发、系统优化设计及EPC总承包业务,统筹集团各业务板块和创新业态的总体设计与创新发展思路,引领集团科技进步。 协鑫设计总院下设6大分院,并在全国重要区域设置3个地区设计中心。完成或在建的工程设计项目数达72个,获得多项各类设计奖、优秀工程奖、科技进步奖、优秀标准设计等奖项。在农光、牧光、渔光、禽光、山地、戈壁、屋顶、沙漠、水面、滩涂等多种电站设计领域成绩斐然。同时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项目涉及亚洲、美洲、非洲等国家地区。

互联网+智慧能源服务

协鑫在开展能源服务的同时,稳步开拓能源互联网市场,提供能源智能控制、需求侧管理、能源交易、能源金融等服务,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综合“互联网+”智慧能源服务。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核心在于通过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实现能源的阶级利用,以区域式和楼宇式分布式能源为主,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80%以上。该技术通过多种能源的灵活转换,可实现电力和天然气消费的削峰填谷,节省整体征用成本,是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

多能互补微能源网

多能互补微能源网充分发挥了多种能源形式的优势,提供了多种能源供应网络,实现了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立体互补;多电源调度保障了用能安全,解决了能源利用的储存、调峰、低位热能利用、微能源网等技术问题。 同时,微能源网提出了“安全优先、低碳优先、效率优先、经济优先、需求优先”五大优先调度策略;多能互补微能源网作为分布式发电应用的拓展,是分布式风电、太阳能等间歇性新能源并网的最佳解决方案。

多能需求侧管理

协鑫结合自身在电力和热力供应领域的产能优势、管理优势和品牌优势,全面优化客户用能方式,节约用户能源成本,构建能源服务新模式。未来,协鑫的需求侧管理业务逐步向热、冷、油、煤、气、水等其他能源形式拓展,致力于为客户降低单位产品能耗、节约能源成本、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

能源互联网云平台

协鑫通过互联网运营平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合理调配区域内能源供应、能源传输,提供能源销售、需求侧管理服务,通过“源-网-售-用-云”一体化,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产“1+1>2”的效果,实现信息、能量、业务和金融的连通、耦合、互动、协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能源产品和服务。

光伏电站智能新技术应用

协鑫光伏电站集中了各项先进技术应用, 自主研发了平单轴跟踪系统和智能清扫系统,将智能摆渡车、轨道系统、清扫机器人、无人机、无线基站、控制道系统、清扫机器人、无人机、无线基站、控制后台等创新科技有序结合。

平单轴跟踪系统

协鑫自主研发的平单轴跟踪系统,通过自主开发的控制系统实时跟踪太阳位置,确保光线垂直照在组件表面,确保光伏发电最大化,平均提高10-25%的发电量。采用了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工艺,拥有全球最可靠传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免维护电机。具有大风保护、冰雹暴雪保护等功能,能够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提高电站的安全性。

第三代光伏智能运维机器人

既是“保洁员”,及时高效清扫组件表面积灰,还是“保健医生”,在驶过组件表面的同时,能对组件完成健康状况的扫描,并通过传输系统将检测信息传到大数据平台,实现人机互动,做到运维人员不出房间即可完成全部运维工作。

无人机巡检

无人机可接收后台信息处理与控制系统的巡检指令,实现对组件表面的检测,并将数据传输至后台,通过后台控制系统指示机器人单独针对需要清扫区域进行清扫。从而实现对组件清洁度的准备判断,逐渐告别“机械式”清扫,减少过度清洁对组件造成的损害,提升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纳米涂层技术

在光伏电站采用纳米涂层技术可以降低度电成本,提高竞价上网的能力。特别在山地、柔性支架等不能使用机器人清扫的项目中使用纳米涂层技术,通过改良喷涂工艺,降低造价,提高发电量,可以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水面漂浮光伏电站技术

利用水上基台将光伏组件漂浮在水面进行发电,其特点在于不占用土地资源,水体对光伏组件有冷却效应,可以抑制组件表面温度上升,从而获得更高的发电量,还可以减少水面蒸发量,抑制藻类繁殖,保护水资源。

协鑫动力电池及大型储能

发挥协鑫集团新能源、分布式能源、智慧交通、金融等产业优势,结合国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和新能源产业战略,积极发展电动汽车动力电池PACK+梯级利用储能业务,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利用,降低电动汽车运营成本和电池储能系统一次性投入,充分解决电动汽车和储能两大产业的发展瓶颈。

平单轴跟踪系统

动力电池PACK

与北汽、奇瑞、吉利等国内主流新能汽车公司及LG、 CATL等著名电芯厂合资合作,生产电动汽车动力电池PACK,用于电动汽车生产配套.。

梯级利用储能站

利用电动汽车退役电池,分选、组装生产模块化储能电站,用于分布式能源、光伏和风力发电、用户需求侧、智能电网等大型储能。